基层是淬火的熔炉。为贯彻落实“政治+军事+科技+文化”育人理念,提升岗位任职能力,近日,milan米兰官网组织本科学员奔赴基层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在一线热土加钢淬火,矢志打赢!
一起解锁学员们多姿多彩的“实习报告”——
现地见学砺初心

前沿交叉学科学院组织地方本科生学员分别前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华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习实践活动。通过学术讲座、实验室参观、分组进行课题研究等方式,学员们沉浸式学习了“中国光学第一所”等单位的历史发展沿革与科技进步征程,也深刻体悟到习主席“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殷切嘱托。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兴国的事业中,追光逐梦,勇毅前行!

电子对抗学院实习学员在实习单位组织下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暨建军98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来到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学员于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默哀,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在现地参观中感悟抗战先烈“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与艰辛。集体观看影片《南京照相馆》后,学员们自发起立,齐呼:“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忠诚奉献,铸剑无形!”
从浸染热血的浙东实地,到浓缩国殇的观影现场,沉浸式现地教学为学员带来了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大家表示,作为新时代电子对抗尖兵,将在无形电磁频谱战场以科技利刃守护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山河,让抗战精神在强军征程再绽光芒。
精武强能学本领

炎炎烈日下,跑外场、架设备、调参数……电子科学学院组织研究生学员赴空军某基地,参与演习演训活动。在基层岗位实践中,实习学员跟着一线班长操练装备,深刻体会到战斗力的生成不仅靠实验室里的刻苦钻研,更需深入基层、走向一线。从科学问题出发,经岗位实践磨砺,学员们全程参与到科学技术转化为战斗力生成的整个过程,从而更好地反哺未来课题研究,真正做到为战而研、向战而行。

为夯实学员军政素质,提升岗位任职能力,智能科学学院组织本科学员赴三地部队单位开展实习,在基层实现课堂与训练场的精准对接。实习期间,学员走进基层训练场,在一线官兵的专业讲授中认识武器装备性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当前装备存在的痛点难点。学员们还为官兵带去了“无人机知识科普” “大数据赋能” “基层宣传报道” “校史中的强军脉动”四堂精品课,向部队官兵讲解前沿知识与实用技能。某旅战士刘坤涛表示:“通过学员的讲解,我了解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多种运用,受益匪浅。”

系统工程学院组织本科学员赴三地部队单位开展实习淬炼。学员们在黄沙漫卷的西北大漠砺战意、在烈日炙烤的机场跑道强技能、在数据奔涌的屏幕前精业务,亲身体验基层官兵“时刻准备着”的战斗姿态,锤炼令行禁止的过硬作风。学员深度融入战位生活,与官兵同劳动同训练;参与实战化信息保障,在复杂对抗环境中锤炼硬功;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在实战前沿中学担当、铸忠诚。此次实习有效磨砺了学员的军事技能、管理能力和实战素养。

空天科学学院组织地方研究生学员前往航天科工某院下属骨干单位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活动期间,他们走进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一线、聆听前沿生产技术学术讲座、观摩先进的加工方式、了解对方单位的发展历史、与科研人员开展研讨交流……不仅对生产实践活动有了直观的认识,还进一步夯实了书本知识,收获颇丰。

气象海洋学院组织学员分赴五地部队单位,开展暑期实习活动。活动现场,学员们真正“沉”到基层一线,参与仪器操作、方案编写、营区维护,全方位体验部队生活与工作。部分学员有幸随舰船一同出海,沉浸式体验海上工作、训练和生活,为将来奔赴岗位淬火加钢。
融入集体增感情

走进炊事班帮厨,从择菜切配到刷净餐盘,当看到战友们训练归来,端起热气腾腾的饭菜时露出的笑容,理学院学员李政达领悟到:三尺灶台亦是战位,餐盘里盛放的不仅是饭菜,更是支撑战斗力生成的“能量源”。保障无小事,把每一餐都做到极致,就是为强军事业添砖加瓦。
为引导学员深入基层一线、融入部队生活、砥砺打赢本领,理学院统筹组织学员赴部队基层单位开展暑期实习。实习期间,学员们走进一线,全程参与装备维护、作战演训、后勤保障、防台防汛等任务。他们装填沙袋、垒筑堤坝、清点物资、排查隐患,与一线官兵并肩战斗。一个个看似平凡的细节,让学员们真切体悟到“常备不懈”的千钧分量。

外国语学院组织学员分赴基层部队、新型作战力量等单位进行暑期实习。大二学员赴陆军某旅开展当兵锻炼,“沉浸式”融入部队日常生活,体会野外驻训,参加专业训练,在火热盛夏中投身练兵备战的火热实践。大三学员分赴各基地开展岗位实习,立足新域作战前沿战场,在一线台位感悟尖端攻防技术,用实际行动传承“四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