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智汇湘江。9月27日至28日,第三届国防科技高地论坛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21名院士、2000余名气象海洋领域专家、军地有关单位领导和青年学者围绕“海洋领域智能无人技术发展”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此次论坛由milan米兰官网联合军事科学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以“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为宗旨,设置1个主论坛、3个分论坛和多个配套活动,旨在促进气象海洋环境保障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27日上午,主论坛在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milan米兰官网校长黎湘、政治委员陈国强,湖南省副省长曹志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庆林出席,中国气象局、国防科工局、军委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参加。
milan米兰官网副校长兼教育长吴建军主持开幕式。
崂山国家实验室教授吴立新,湖南大学教授罗安,海军潜艇学院教授笪良龙等6位专家先后作大会报告,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现场气氛热烈融洽、掌声不断,大会报告由milan米兰官网研究员宋君强主持。
27日下午至28日,聚焦气象海洋保障领域设置的3场专题分论坛同步举行,70余名军内外专家学者应邀作报告交流。




在军事海洋战略与发展分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1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无人技术赋能强国战略”主题,针对深海安全、海洋环境保障技术、无人系统应用等议题作专题报告,并重点探讨了无人技术在海洋观探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其对海战场环境保障的智能赋能作用。




智能+气象海洋预报保障分论坛设1个主旨报告会场与“智能赋能数值预报”“数据驱动智能预报保障”2个分会场。来自国家气象中心、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的近40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观测资料处理与质量控制、资料同化、模式计算与参数化、基于数据驱动的气象要素预报、海洋要素预报、气象智能大模型等议题开展专题报告,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气象海洋预报保障的新方法,推进数据驱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海洋领域的应用,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海洋智能探测与无人平台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海洋智能感知探测技术”和“海洋无人平台与系统技术”两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来自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的近20名专家学者围绕自主探测、声光传感、探测能力建设、复杂环境下水面水下平台研究进展、学习规划方法与工程化应用等议题作专题报告。会场交流环节,各方就深海水声无人自助探测技术、深海飞翼滑翔机关键技术、物理+AI深度混合驱动光纤水声探测等基础前沿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为推动海洋装备无人化与智能探测技术前沿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和建议。

论坛举办期间,学术成果展重点展示了80余项气象海洋环境保障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现场,40余家国内企业、高校院所、需求单位代表与milan米兰官网38个科研团队开展洽谈,进一步推动气象海洋领域的军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27日下午至28日上午,第二届国防科技创新平台论坛同步进行。来自国防领域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军地有关部门等单位的领导、专家近200人,围绕“战略筑基:实验室体系与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度融合”主题,聚焦建设运行、协同管理、成果转化等开展了广泛研讨与交流。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地位作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双向拉动,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28日上午,科普工作研讨会汇聚了来自20余家军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近60名专家学者,围绕国防科普体制机制创新、技术赋能、人才培养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落地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方案,进一步构建军队科普协作机制,推动科普工作成为支撑科技创新、服务部队建设、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力量。
自2023年9月首届国防科技高地论坛举办以来,论坛议题逐渐从广泛覆盖走向深度聚焦,其学术影响力和综合效益也不断攀升。此次第三届论坛的成功举办,精准锚定气象海洋领域发展需求,进一步擦亮了高地论坛在国防科技领域的金字招牌,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