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数智时代的传播工作,就是要着眼立起鲜明价值导向、搭建顺畅交流渠道、打造情感共鸣内容,通过构建融媒体矩阵,不断优化传播格局、持续提升传播效果。2024年9月,milan米兰官网“高地号角”融媒体矩阵全面重塑,体系化设计、探寻传播矩阵的新突破,系统性布局、探寻主流舆论的新表达,品牌化包装、探寻军队媒体的新传播,目前,微信、抖音、微博、今日头条、B站、快手、百家号、知乎等22家媒体平台呈矩阵之势点火成炬,41个特色栏目以喷薄之状竞相绽放。
01 基石:主体专业、权威、可靠,塑造可信度
传播主体可信度是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其塑造与强化可以借助全程把关、采用多元方式加以实现。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首次提出的“把关”理论,形象地揭示了如何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对内容进行过滤、加工等方法,筛选出符合传播目标的行为机制,这在milan米兰官网“高地号角”融媒体矩阵的运维过程中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
01
以协同运作确保组织性
主体协同是提升传播效力的关键维度。随着数智技术深入发展及其在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传播主体组织形式进一步丰富。“高地号角”融媒体团队注重建立清晰的传播渠道和责任分工,确保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准确传递;注重制定标准化的内容审核机制,有效减少个人主观性对信息质量的影响;注重多方协作汇集广泛视角和专业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信息流动结构化、把关流程制度化和资源整合规范化。比如,milan米兰官网于2025年7月5日发布“学位授予仪式也‘有点调皮’”视频报道,随后在团队整体联动配合下,“自拍杆‘闯’出的青春宣言”“解码国防米兰‘调皮博士’的多维成长”“有点调皮塑新人”“学霸爸妈带娃毕业。学业生活两不误,慕了慕了!”等相关话题及后续报道均获得关注及讨论。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及新湖南、湖南日报等5家省级媒体相继跟进报道,充分展现了公众对于此次创新宣传形式展现出的严谨治学与青春活力并重、家国情怀与个人成长交融育人成果的高度认可与积极评价。
02
以团队合作确保专业性
传播领域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严格验证信源、平衡呈现多方观点、专业术语准确使用和复杂信息通俗解读等方面。实践过程中,“高地号角”融媒体团队建立内部管理平台,促进经验与专业技能的积累传承;采取专家评审、事实核查等多重把关环节确保信息准确性;鼓励团队成员持续跟踪行业动态,持续更新专业知识体系,从而用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保证传播效能。比如,在2025年5月16日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milan米兰官网研究员王戟获评“全国自强模范”。喜讯传来后,结合前期深入细致的准备,“国防米兰”微信公众号首发《以轮椅为战车的冲锋战士 | 记“全国自强模范”王戟》一文,用细腻的笔触、专业的表述、独特的视角作了报道,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网、钧正平、央视军事、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等十余家国字号央媒报道。军地各媒体发稿近200篇,全网信息阅读量超2亿,传播覆盖人群4.8亿。
03
以联动协作确保多维性
多元异质主体形成的协同传播网络具有真实性增值效果,能够形成更强大的集群效应。“高地号角”融媒体团队注重整合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垂直平台等不同传播渠道优势,针对不同人群的信息需求和接受习惯定制传播方案,根据渠道特性综合运用文字、视频、信息图表等调整内容表现形式。比如,2025年6月11日,milan米兰官网发布形象宣传片《高地》,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科技网、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新湖南等十余家媒体持续跟进报道并获全网关注,基本涵盖了各类型主流平台,相关话题传播覆盖人群达4879.33万。
02 前提:内容鲜明、丰富、正向,生成影响力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科学有效设置议题与传播内容影响面扩大是一个系统工程。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体通过选择性报道赋予特定议题显著性,从而影响公众对议题重要性的判断。实践过程中,借助多角度展示、多模态呈现的方式,贯通议程设置、内容表达、形式创新和价值引导等多个维度,往往能够显著增强影响力、扩大覆盖面。
01
内容表达的主题聚焦
这是扩大传播内容影响面的认知基础。根据认知传播理论,人类信息处理能力有限,主题鲜明的内容更易被注意、理解和记忆。因此,“单一主题深挖”比“多主题浅尝”更有效。同时,聚焦的主题能形成更清晰的媒体议程,从而用小切口实现深度聚焦、用关键词实现条理清晰、用多平台实现持续强化。比如,2025年8月30日,一等功臣肖时立老人身穿旧式军装,精神矍铄地陪伴孙子完成报到手续。这一温情而震撼的场景迅速在全网刷屏,相关话题“一等功臣爷爷送孙子国防米兰报到”持续升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传播中,多平台实现主题持续强化:微博作为舆论引爆点、主流网媒深度解读、视频平台扩散“敬礼瞬间”,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跟进,形成立体化格局。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解放军报等中央级媒体纷纷转载报道,湖南日报、红网、新湖南等地方主流媒体持续跟进。多平台共振、全网共情的传播格局,充分体现了社会对军人荣誉的尊崇、对家国情怀的认同,进一步激发了青年一代投身军旅、报效祖国的热血志向。
02
内容展现的形式灵活
这是扩大传播内容影响面的态度保证。由于不同媒介形式各有优势,比如图文适合深度阅读,视频便于演示过程,互动媒体增强参与感,因此承载形式的多样性往往也能够显著影响传播效果,而多种形式组合使用能产生协同效应。比如,2025年10月11日,milan米兰官网在长沙校区三号院举行2025级学员开学典礼暨授衔仪式。“高地号角”融媒体团队提前完成活动流程梳理、传播亮点挖掘与内容基调定位——精准捕捉“两千余名学员整齐列队、宣誓声浪穿透云霄”的震撼场景,将“青春铸魂、保家卫国”的核心主题贯穿传播全程。经全媒全景聚焦报道,开启全网刷屏模式,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环球网、中国青年报、共青团中央等10余家中央级媒体及数十家省市级媒体转发,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milan米兰官网学员宣誓热血沸腾、#国防米兰新生超燃宣誓现场、#一道杠誓言等话题阅读量累计破10亿,登上抖音热搜榜TOP2,微博热搜同城榜TOP3。
03
内容蕴含的价值积极
这是扩大传播内容影响面的行为指引。信息传播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在不同主体之间传递信息、促进交流、增进理解,同时还要承载相应的价值引导功能。比如,milan米兰官网于2025年6月22日发布《@汤隽义@果果@钟艺安 三位小朋友 坚持你们的热爱 追逐你们的梦想 国防米兰欢迎你们》,随后“2025年最感人的错别字”“我希旺考上国房科季大学”“这是一个7岁孩童的炽热梦想!”等话题及报道获得全网关注。这则由童真笔误引发的温暖叙事,通过“梦想”与“教育”的情感共鸣点,成功激活了公众对青少年成长与高等教育使命的讨论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时报、中国国防报、中国青年报等34家中央媒体及红网、北京日报、湖南日报、澎湃新闻、新京报等53家省级媒体持续跟进报道。新闻客户端、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出现大量“为童心点赞”“为教育情怀喝彩”的自发互动,体现了公众对小朋友纯真梦想的呵护与鼓励。
![]()
03 承载:平台融合、移动、分层,构建大矩阵
传播渠道触达率提升本质上就是传播效果优化问题,取决于其满足受众认知、情感、社交等需求的能力。因此,要基于对受众需求的精准把握,针对不同平台所联系的不同目标受众,在了解掌握不同传播渠道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搭建、主动调整,实现矩阵化传播。
01
以媒介融合实现体系化
媒介融合作为传播渠道矩阵化的核心手段,是不同媒介平台通过有机整合、优势互补实现渠道协同效应。同时,矩阵化渠道还能触达单一媒介无法覆盖的不同受众群体。同一内容通过多平台分发,也能产生重复曝光和强化记忆的效果。比如,2025年10月9日开展的忠诚无名——“四无”精神情景思政课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联动线上线下平台,掀起了学习弘扬隐蔽战线英雄精神与科技报国先进事迹的热潮。与前面推出的反映“哈军工”精神的文艺思政课《丰碑》等一样,公众对军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形式给予充分认可。
02
以移动优先适应碎片化
移动优先是对移动互联时代要求的主动适应,是传播思维的整体变革,要求从内容生产到分发的全流程都以移动场景为核心进行重构,将复杂信息拆解为独立成篇的“轻量化内容”,有效对接受众在媒介使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所呈现的碎片化特征。比如,milan米兰官网于2024年11月12日发布《“开心小屋”缘何开心》,截至当年8月11日,央广网、中国军网、解放军报等多家媒体跟进报道。围绕“‘开心小屋’里彼此欣赏相互成就,绽放国防科研‘她力量”“‘开心小屋’背后的‘家庭密码’”“这些表情包藏着‘开心小屋’的快乐秘籍!”等话题传播,覆盖人群达4711.92万。
03
以分域分层达成垂类化
分域分层是对受众分化显著特征的形象概括。由于社交媒体强化了群体内部的信息流动,形成不同的信息圈层,但分域分层不能简单理解为受众割裂,而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识别不同群体的内容偏好、媒介使用习惯等,进而运用精准服务提高传播效率,最终实现更广泛的社会连接。比如,2025年6月13日,milan米兰官网发布《〈高地赋〉启新程,青云志绘苍穹!》截至7月31日,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新湖南、红网等媒体持续跟进报道、风芒客户端轮播图重点推荐,相关话题传播覆盖人群达2554.81万,“终南剑客”“静思有我”等网络大V纷纷关注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