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米兰www.milan.com|精品官网 -Made in China
人物风采
三尺讲台“播火者”——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傅婉娟
发布日期:2025-07-31 作者: 于晓泉 王微粒 李哲 图片:王骁 访问量:

日前,milan米兰官网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傅婉娟获评“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其三十余载坚守三尺讲台的先进事迹在中央级媒体广泛报道,充分展现其“播火者”的风采与担当,引导激励大家立足岗位、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奋勇前行。

三尺讲台“播火者”——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傅婉娟

八一前夕,milan米兰官网校园。一批毕业学员在陈赓雕像前列队告别,奔赴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

“青年学员向着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奋斗,离不开军队院校思政教育引领。”milan米兰官网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傅婉娟,将最后一堂思政课讲堂搬到了这里。

三尺讲台,三十年坚守。在深耕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傅婉娟眼中,授课解惑的责任比天大:“一个老师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在信息时代,学生面对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老师就要帮助他们分流归类、去伪提纯、精准滴灌。”

在学员眼中,傅婉娟如同“播火者”,她用科学理论之火点亮学员心中的理想之灯,用独特的授课方式为学员开启智慧和思考之门,让学员感知真理魅力、品味真理之味。

学员聂志伟在遇到困惑时向傅婉娟请教,却没有得到直接答案,而是拿到了傅婉娟推荐的一些理论文章、参考文献和她列出的几个思考点。

“自己寻路得出的答案,他们会更笃定。”傅婉娟觉得,“e时代”的学员,不再将老师视为不可撼动的权威,更喜欢自己去探究、去验证。老师要用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学员认识和把握规律,形成科学的认知。

“历经思考和探求,才能更觉真理味道之‘甜’。”聂志伟说。

夏日的深夜,一场关于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官兵思想教育的探讨,在傅婉娟和西部战区空军某部宣传干事李南辛之间展开。电话中,李南辛感到傅教授仍然如同自己上学时那般热情。

“我始终记得,傅教员授课时,深情地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的场景。”李南辛说,自己从最初对“真理之味”的好奇,逐渐在傅婉娟的引导下走上热爱科学理论、学习科学理论、应用科学理论的道路。

真理之味越品越醇厚。作为国防米兰优秀毕业学员,李南辛志愿赴边疆任职,先后被部队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金牌思政教员”等。

近年来,傅婉娟授课学员政治理论毕业联考通过率为100%,一大批学员成为军队思想战线的理论宣传骨干。

在傅婉娟的课堂上,理论是具象的。

湖南长沙,蓝白色的生产线上,一批批原材料正经过一道道工序,加工成高品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到了现场,才更深刻感悟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的重要意义,才更加懂得了自己肩上科技强军的重任。”参观完产品展示和生产流程,国防米兰学员张智晟在参观手记上记录自己的切身感受。

根植于大地,理论才有生命力。为让学员更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傅婉娟带领团队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依托驻地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一线等丰富社会资源,设立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牵头打造出7条思政课教学路线,建立起融合式实践教学体系——

在湘江新区城市馆,学员们看到展示的国防米兰北斗产品,了解北斗为国防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的巨大作用,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学员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体悟“文化和科技融合”论述的现实意义;

…………

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一堂堂精心打造的“行走的思政课”,互动式、参与式、探究式、现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员们产生思想共鸣,进而感悟真理魅力。

“时代,就是最精彩的教案。学员们的所见所闻,不仅见证了新时代的精彩瞬间,更是在讲述精彩中国背后的原因。”傅婉娟说。傅婉娟团队以一系列实践课程为基础而建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已被军队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他们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集体攻关发挥到极致——

情境创设式教学方法,团队通过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典型案例创设故事情境、角色选择创设任务情境、信息技术创设虚拟情境,在交互式、案例式、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活动中,不断激发学员求知欲和兴趣度;

精准滴灌式教学方法,团队摸清学员思想困惑点、学习难点,找准“滴灌”靶心,有的放矢开展备课研课,最后分阶分层分类施教,化“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实现“浇花浇根、入脑入心”;

项目管理式教学方法,团队分阶段细化学员的学习目标,将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设计,全过程管理,确保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学员末端。

学员满意率99.68%,军事职业教育平台MOOC课程选课人数近8万人,课程评分9.9分……数据是对课程团队教学水平最真实的体现。

近年来,傅婉娟带领团队不断开拓创新,课程先后3次被评为军队精品课程,为各战区、军兵种机关和基层部队开展理论宣讲、理论帮扶100多场,在全军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始终走在前列。

以真理之光照亮强军征程——致敬“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傅婉娟

在milan米兰官网的三尺讲台前,在基层部队的演训场边,在红色教育场馆的斑驳光影里,傅婉娟用三十年的坚守与创新,为党的创新理论插上了飞向青年官兵心灵的翅膀。这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以潜心铸魂的赤诚、改革攻坚的勇毅、向战为战的担当、甘为人梯的情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军队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战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我们立起了一面砥砺强军之志、涵养育人之心的精神旗帜。

铸魂育人,必先筑牢自身理论根基。傅婉娟的课堂之所以能让青年官兵“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源于她对党的创新理论“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的执着。从研读经典原著到跟进前沿理论,从封闭备课到批判性研讨,她以“把书读厚再读薄”的钻研精神,将理论精髓转化为官兵听得懂、能领会的鲜活表达。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潜心研教,恰是对“传道者先明道”的深刻践行——唯有自身对真理深信不疑,才能让理论教育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时代在变,理论武装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当AI技术与思政课堂碰撞出火花,当知识图谱让理论体系可视化,当“原著精读+实践转化”让学习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傅婉娟带领团队走出的,是一条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的改革之路。她跑遍20多个红色场馆打造的教学路线,更是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紧紧相连,让青年官兵在触摸红色印记中感悟真理伟力。这种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姿态,告诉我们:理论教学不是“照本宣科”的灌输,而是要在守正创新中让真理永葆生命力。

军队的讲台连着战场,教学最终要服务打赢。在朱日和的风沙中、在西北戈壁的高原上、在偏远山区的营房里,傅婉娟的课堂始终向着实战聚焦。她深入部队一线宣讲百余场,把教材里的理论转化为官兵身边的案例;她梳理一线官兵的现实困惑,让课堂直击强军实践的痛点难点。这种“课堂对接战场、理论服务打赢”的担当,正是军队教育工作者“姓军为战”的鲜明注脚——只有让理论扎根强军实践的沃土,才能真正成为官兵攻坚克难的思想武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傅婉娟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自身成为理论教学的标杆,更在于甘当培育新人的“铺路石”。为年轻教员定制成长方案,将多年经验倾囊相授;深入宿舍、训练场开设“移动课堂”,用真情解开学员思想疙瘩。这种播火传薪的师者风范,彰显了教育工作者“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崇高追求,也让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承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育人之基,在于铸魂。傅婉娟的先进事迹,不仅是一位军队教员的个人写照,更是新时代军队教育工作者践行使命的生动缩影。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像傅婉娟这样的“播火者”,以真理之光点亮官兵心灵,以创新之力推动理论武装,以担当之责服务强军打赢,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强军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真理光芒,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贡献力量。(军政基础教育学院 王骁)

各媒体将陆续推出傅婉娟教授相关报道

以下为最新报道合集

后续报道敬请关注!

解放军报

做强军路上的“播火者”

扫码看全文

科技日报

做创新理论“播火者”

扫码看全文

中国青年报

强军“播火者”

扫码看全文

CCTV-7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傅婉娟:三尺讲台就是我的战位

扫码看全文

长沙晚报

傅老师上课,学员抢着坐第一排

扫码看全文

红网

“播火者”的润心之道

记国防米兰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傅婉娟

扫码看全文

长沙发布

来自长沙的她!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扫码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