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米兰www.milan.com|精品官网 -Made in China
人物风采
躬耕不辍守初心 清风正气映戎装
发布日期:2025-07-21 作者: 彭家宁 整理:milan米兰官网纪委监委 访问量:

樊建鹏,男,汉族,1985年3月出生,山西吕梁人,milan米兰官网电子科学学院专业技术中校助理研究员,我国某重大型号系统研制团队核心骨干、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服务备战打仗先进个人、“四有”优秀军官、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先后6次获学院嘉奖,荣立三等功1次。

01

公而忘私的“老黄牛”

2002年夏天,怀揣着从军报国梦的樊建鹏,只身一人乘坐绿皮火车从晋城赶赴长沙,开启了他的国防米兰逐梦之旅。与按部就班的学生不同,从小就爱“动手拆解家电”的他,一进校便展现出非凡的实践创新能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数模竞赛二等奖……优异的“战绩”纷至沓来,迅速引起了导师的关注。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与巨大的科研潜力,樊建鹏被推荐为直博生,跟随导师从事目标跟踪方向的研究工作,同时还参与并负责了多项装备预研项目,在信号处理方面积累下丰富的项目经验,培养出了扎实的工程素养。

2013年,我国某重大型号系统刚刚立项,我校电子科学学院承担了5个分系统的研制任务,正值亟需人才的关键时期,团队带头人安玮在全校范围内呼吁人才,樊建鹏的导师得知后,第一时间推荐他加入团队。

在电磁空间中,“0”和“1”代表着信号的两种状态,可以随意转换,但现实中,由“0”到“1”意味着从无到有,已是奇迹,从“1”到“n”更是难上加难。有人劝他:“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领域,会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是直博生,万一弄不好连硕士学位都拿不到,风险太大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眼看关系国家安全的项目研制受阻,樊建鹏深感责任在肩,他没有过多犹豫,毅然选择了加入团队。

刚加入团队时,整个队伍加上带头人、借调干部、教员、博士生在内,仅有6名成员。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短缺,又赶上项目关键节点,樊建鹏作为某数据处理系统研制任务的负责人,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一连几个月泡在实验室成了常态。研究越深入,越是屡屡碰壁,但困难越大,越是激发出樊建鹏的斗志。不论是实验室,还是在食堂、宿舍、操场、部队……他的脑海中时刻萦绕着各类技术难题。许多解决方案,都是在凌晨三四点的思考中产生的。

这段日子里,樊建鹏把全部精力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最终带队顺利完成了卫星正样对接任务,却也因此耽误了博士学位论文撰写,未能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证书。面对组织的愧疚,樊建鹏却淡然开解:“学习的知识要服务国防建设才有意义,研究的理论要经过工程实践进行验证才能实现价值。一纸证书而已,没什么关系,组织能够给我机会成为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为强军事业做出贡献,我已经很满足了。”

02

攻坚克难的“拓荒牛”

2015年,年仅30岁的樊建鹏被任命为某分系统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开始了基于国产自主可控设备开展高性能计算能力建设的探索。之后,他全面负责异构处理平台的体系架构设计、异构处理算法研究以及软硬件工程实现等工作。全程参与我国某卫星应用系统重大装备的研制建设。

在平台和设备的研制过程中,为攻克技术难关,打通科研与战场的“最后一公里”,樊建鹏经常带队深入部队一线,从实战化角度进行顶层设计,摸索符合实战条件的实现思路。一次因思考分析数据太过入迷,饿了就着凉水啃面包,加之长期不规律的饮食,樊建鹏肠胃炎发作,疼得满头大汗,短暂休整后,他又一头扎进工作中,不叫苦也不喊累。经过几年刻苦攻关,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了现场部署和在轨测试,实现了软件和硬件的完美匹配。

在参加某次重大任务的攻关期间,樊建鹏不分昼夜地扎在实验室,由于太过专注,脑门撞在了尖锐的窗户角上,顿时鲜血直流。同事们要送他去医院,可樊建鹏只是用纸巾按压止血,坚持完成最后一项数据的测试,才在同事的陪同下赶到医院进行手术缝合。

“在制作电路板和调试电路时,您都是手把手教我们,耐心地陪着我们……”教师节当天,樊建鹏收到了学生们的感恩贺卡。紧张的科研攻关之余,樊建鹏还是7名学员的本科全程导师,协助指导1名硕士和1名博士,他充分发挥自己学生时期在竞赛上的优势,积极参与竞赛辅导和组织工作,倾囊相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大赛和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比赛,师生一起碰撞思想的火花,斩获多项国家级大奖。

03

淡泊名利的“孺子牛”

樊建鹏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优秀,具有丰富的工程及团队管理经验。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在重大武器装备系统研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先后多次获个人嘉奖、荣誉表彰。

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奋斗。领导和同事常常叮嘱他:“组织一致研究决定推荐你,不要再推脱了,准备评奖材料吧”“分房的事儿自己要上心”“补助你申领了吗?”然而,樊建鹏一心扑在任务上,荣誉利益看得很淡。因为只有本科学历和长期投身重大工程的原因,他的学术产出很少,目前还只是个中职中校,而他的同学有的已经是正高大校了。按照政策规定,他每年都被列入重点调控退役对象,但他仍然兢兢业业忘我投入。他说:“如果组织需要,我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即使是换了一个地方或一种身份,我依然会坚守这份事业。”

每当带领学生参加竞赛或开展研究时,所需的材料、工具,只要家中有的,他必不假思索地带来,有时甚至亲自上手组装。“家里有现成的工具,何必再浪费学校资金购置?”在经费使用上,樊建鹏总是秉承“把资金花在刀刃上”的原则,不允许丝毫浪费。

面向未来,步履不停。“装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形成,需要坚实的国防工业体系和深入的军民融合战略体系作为支撑,”樊建鹏说。针对武器装备自主可控要求,樊建鹏正主持开展嵌入式设备国产化论证、设计和装备研制,积极参与下一代系统和项目的论证与方案设计。同时推进学校和研究院协同创新,开展研究院智芯中心条件建设,落实专业处理设备硬件平台采购、试验和联调等工作,为系统装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樊建鹏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在强军事业的征程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践行了新时代米兰人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