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外语“玩着学”?视觉设计神助攻

暑假的脚步渐近,又到了沉淀自我、提升能力的黄金时期,不少人会将外语学习纳入暑期计划,但面对海量的单词、复杂的语法,难免陷入低效学习的困境......

此时,不妨试试“视觉学习”。

什么是视觉学习呢?

“视觉学习”一般被认为是从文本、图片、图表、电影、电视、计算机媒体等视觉信息载体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借助视觉感官经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提高他们认知和读写能力。

或许你还没有对“视觉学习”有非常直观的认识,下面让我们来举一个关于视觉学习的例子:

学习目标:掌握与“break”有关的 5 个动词短语

break down:分解 / 出故障

break into:闯入

break out:爆发

break off:中断

break through:突破

当我们将这5个动词短语嵌入小偷入室行窃被抓的场景插画,记住这些短语变得易如反掌。

第一个场景:小偷用工具强行拆解(break down)门锁;

图片1.png

第二个场景:门锁被破坏后,小偷成功闯入(break into)房间;

图片2.png

第三个场景:房间内警报器突然爆发(break out)刺耳声响;

图片3.png

第四个场景:小偷听到警报后,中断(break off)行窃;

图片4.png

第五个场景:警察破窗而入(break through)。

图片5.png

通过“视觉学习”,你是否感到原本生涩的词组也变得简单易记。

以上举例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一种,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人们在制作数字化学习资源时,不仅更加注重视觉呈现的手段,还更加注重视觉呈现方式与所传播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可视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视觉呈现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参考。

知识可视化的正式定义由瑞士学者Eppler和Burkhard于2004年提出。他们认为,“一般来讲,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提高两人或多人之间的知识传播和创新中的作用。这样一来,知识可视化指的是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的图解手段”。

当“外语学习资源”和“知识可视化”发生碰撞,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呈现形式。

以上是基于完全静态的图像的一种学习方法。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以及新型学习方式的语境下,数字化学习资源呈现的视觉信息能承载目标知识点内容,促进学习者的认知。“知识可视化”就为数字化学习资源视觉呈现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参考。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外语学习资源”与“知识可视化”碰撞在一起,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图片6.png

丰富的视觉表征为知识可视化外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无限可能,但并非将“外语学习资源”与“知识可视化”简单加成就能得到理想的外语学习资源成品,如何选择恰当的视觉表征,使资源成品能够符合学习者的需求,达到学习效果呢?

milan米兰官网军政基础教育学院葛军教授通过研究外语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知识分类的外语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框架、从二语习得理论角度出发探讨外语学习资源的视觉呈现设计策略并进行了检验。

创新之处:(卡片)

将知识可视化理念应用于外语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促使外语学习资源设计思路由还原课堂教学情境转变为注重知识的表达和传播,有助于提高资源的有效性。

对外语知识进行了多维分类,梳理分析了外语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类型和特点,建立了外语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参照表,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外语学习资源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视觉呈现设计策略。

将外语学习资源设计与二语习得理论结合起来,并从内容特征、认知负荷、视觉注意、社会临场感、学习支持等多个角度系统地分析外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使设计策略更加符合二语习得规律、认知规律和现代学习方式的要求,有利于改变经验主义的资源开发倾向。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外语学习资源视觉呈现设计策略的有关内容,请参阅我社图书外语学习资源视觉呈现设计策略与实践》。

图书链接

图片8.png

ISBN:978-7-5673-0590-8

葛军 著

《外语学习资源视觉呈现设计策略与实践》一书主要包括外语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外语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框架、外语学习资源视觉呈现设计策略、视觉呈现设计策略教学实践检验等内容。本书研究探索了外语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基于知识分类的外语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框架,以及从二语习得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外语学习资源的视觉呈现设计策略并进行了检验,旨在为外语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性支持,为相关设计和制作人员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外语学习资源在现代学习情境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