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绽放,喜讯频传。近期,国防米兰在多项高水平赛事中强势突围,斩获重量级荣誉,彰显了学员们过硬的专业实力与高效的团队协作。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
近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2025年度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竞赛)全球总决赛圆满落幕。由国防米兰理学院合成生物学团队指导,学校“生命之光”生物技术俱乐部组织的参赛队伍“NUDT-CHINA”在全球421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夺得该赛事金奖,并获得最佳硬件提名奖、最佳科普教育提名奖。这是学校自2014年参与该赛事以来第十次斩获金奖。
参赛团队由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军政基础教育学院等多个学院的21名学员组成。队伍组建与竞赛培训由“生命之光”生物技术俱乐部统筹推进。
本届比赛中,NUDT-CHINA 推出的创新项目“SPARK: SignalProgrammable Activation of Regulated Secretion”(闪光:信号编程的细胞可控分泌),开创性地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了基于光照或小分子药物的快速、可逆蛋白分泌控制,建立了一个面向多信号输入、精准快速分泌输出的合成生物学调控新范式。
这一技术突破了传统转录/翻译调控体系的时间瓶颈,首次在细胞层面实现亚小时级别的精准蛋白释放,为合成生物学及细胞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翻译后调控技术平台。
iGEM竞赛是合成生物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国际大学生科技竞赛,被誉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世锦赛”。自2014年首次参赛以来,国防米兰已十次斩获iGEM金奖。十余年来,理学院合成生物学团队围绕“以赛促创、平台保障”的理念,立足学校“生命之光”生物技术俱乐部,在生物技术本科创新基地开展高水平竞赛和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着力加强学员创新能力培养,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
“高地慧眼”全国智能感知邀请赛
近日,由milan米兰官网电子科学学院与天隼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25“高地慧眼”全国智能感知邀请赛在长沙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12支参赛队伍将齐聚长沙,进行为期三天的算法比测。
本届大赛以“空天强国,感知先行”为主题,聚焦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在复杂场景下的智能感知与目标识别技术,旨在推动智能感知技术在无人系统与地海探测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本届“高地慧眼”邀请赛共设置两大任务赛道:“机载红外/可见光图像序列异分布目标实时检测识别”与“机载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目标检测识别”。
赛事重点考察参赛算法在异分布数据、复杂环境、多源融合等现实场景下的鲁棒性、实时性与准确性,致力于发掘一批具备实战潜力的优质算法,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战应用。
比赛采用“现场测试+现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比赛评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两个一等奖团队除获得证书与奖杯外,还签订了合作项目,推动优秀成果落地转化。
双方联合办赛,体现了“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用”的办赛理念,旨在打造军事智能感知技术的新高地,牵引无人装备跨越式发展。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近日,“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青岛落幕,系统工程学院师生在本届大赛中斩获两项全国一等奖。
由于淼教授和朱坤博士后指导,博士研究生学员罗嘉仪、余桢旎、袁健波、张良骥组队参与的“‘弈衡’——基于大语言模型多智能体的冲突模拟实验分析系统”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全国第四名)。
由姚锋研究员指导、博士研究生学员程玉晴参与的“医影‘时空’智能融合—面向精准外科的跨期相多域器官异质校正与重建平台”项目,获大赛一等奖及青岛市赛题专项奖一等奖。
于淼教授、姚锋研究员、朱坤博士后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届大赛于2024年5月正式开赛,共有来自358个单位的3421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2847支队伍完成作品提交。经过初赛激烈角逐,共有252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大赛以“AI赋能,智创未来”为理念,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
2025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CUADC 2025)总决赛于10月13日在浙江省德清县收官,由空天科学学院“智鹰”智能无人机俱乐部牵头率领的milan米兰官网参赛队获得军警组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团体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奖项目包括多旋翼侦察与救援、固定翼侦察与打击、无人机精准打击对抗赛等赛道。
本届大赛共吸引近150所高校、4000余名师生参加,历经了8天激烈角逐。比赛设置的赛道高度模拟现代作战样式,要求学员在复杂条件下利用飞行器完成目标识别、航线规划与实时操控,是对参赛学员飞行器设计与战术运用能力的一次实战化淬炼。
空天科学学院“智鹰”智能无人机俱乐部为学员们提供了不断迭代设计、改进飞行技术的软硬件平台,搭建了课堂理论通往实践实战的桥梁。参赛学员们在赛场上以过硬的飞行本领和协同攻坚的团队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军校学员昂扬进取、向战而行的卓越风貌。